王憨山, 原名噓云、一塵,又號軼塵、石父。一九二四年農歷十一月初三生于湖南省雙峰縣龍田鄉保豐村。二○○○年二月十二日逝世于雙峰縣城。 王憨山早年求學于南京美專和杭州國立藝專,曾師從國畫大師高希舜、潘天壽,主攻寫意花鳥,提出“二分寫字,二分畫畫,六分讀書。”主張作畫要給足,“墨要給足,色要給足,給足才有分量。”其詩如白石,字似金農,畫則崇尚的“重、拙、大”的審美法度,畫風磅礴大氣,不阿流俗、獨辟蹊徑,其深厚的學養還表現在畫作題識上,寥寥數語即融入對社會、對人生的深切感受,韻味無窮。鄉野習見的花鳥蟲魚,在其文質相兼的筆下,都被點化為極富意蘊的雅構。其作品先后在長沙、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臺灣展出,引起很大反響。生前乃湖南文史研究館館員、湖南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,被視為中國花鳥畫在新時期的大師之一,如一座大山巍然屹立。出版有《王憨山畫集》(1988年)、大型畫冊《王憨山》(2000年)及《論王憨山的寫意花鳥》(1991年)、《憨山世界》、《憨山不死》(2000年)等研究文集。2001年,其作品《群雀圖》入選“百年中國畫展”,另有作品《大吉圖》《麻雀圖》入選中學美術教材。故宮博物院、中國美術館、深圳美術館、中央美院、廣州美院、齊白石紀念館等單位均收藏其作品,中央電視臺、人民日報、中國書畫報、湖南日報、湖南電視臺、《美術》、《國畫家》、《榮寶齋》等媒體均專題介紹其生平及藝術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