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片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火了之后,很多普通人都開始意識到文物的重要性,開始對文物的修復工作產生極大的好奇心。而山東省圖書館近日公布將對宋刻《萬卷菁華》裝具、明泥金寫經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紙張、元刻本《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篆注》修復等3種珍貴古籍及其附屬文物進行修復,并且召開了專家會進行論證,這也引起了業內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。
自2009年以來,山東省圖書館、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開展宋刻本《文選》等珍貴古籍修復項目,成為國家級珍貴古籍修復科學管理典范,項目經驗和管理模式已作為經典修復案例在全國推廣。
在國務院辦公廳頒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》10周年之際,山東省圖書館、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擬沿用宋刻本《文選》修復項目科學管理模式,再次開展館藏國家級珍貴古籍修復項目。經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導師、山東省圖書館古籍修復特聘專家潘美娣與省館(省中心)保護與修復人員共同選定入選“國家珍貴古籍名錄”的宋元明3個時代的亟待修復的3種館藏珍貴古籍作為修復項目。宋刻《萬卷菁華》
此書為宋刻本,清乾隆“天祿琳瑯”藏書,海內孤本。海內外現存83冊,山東省圖書館存80冊,國家圖書館存1冊,北京市文物局存2冊。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為山東省圖書館館藏《萬卷菁華》的裝幀形式和函套都是出自清宮,是“天祿琳瑯”的原裝原函。此書函套為四合套,函套的表面織物為宋錦。四合套最上面一塊板和側邊板聯結處的宋錦,由于函套經年折疊,表面織物(損,在數十年前已斷裂。此次修復項目擬對宋刻本《萬卷菁華》裝具進行修復。
明泥金寫經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
此經為明泥金寫經,天頭、地腳處有較嚴重蟲蛀,書心保存良好,泥金字體部分未被傷及。紙張強度較好,但書頁粘連處糨糊已失效。此書在明萬歷時期有抄配,抄配部分的紙張和原紙張顏色不同,保存完好。本書修復難點在于配紙,有專家認為該經抄紙為名紙羊腦箋,有專家認為是瓷青紙,其紙張表面經過打蠟處理。此次修復項目擬對此經進行修復。
元刻本《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篆注》
此書為元刻本,包角。上函4冊,其書葉下半部分近1/3在戰爭年代曾被炮彈穿透,書葉撕裂、缺損,并有紙張老化、焦脆等現象。下函因未被炮擊,保存情況良好。
山東省圖書館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2種古籍都是山東省圖書館館藏中較為珍貴的、具有代表性的文獻,其修復具有典型意義,以此2種古籍和裝具作為修復對象,具備大型古籍修復項目實施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