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一萍擅長中國畫,以花鳥畫著稱。自幼喜好繪畫,早年師從堂兄邵逸軒學習國畫,又得旅美畫家張書旃、嶺南畫派名家趙少昂及黃君璧指點,專攻花鳥,形成了空靈雋秀、質樸曠達的畫風,在現代畫壇獨樹一幟。其作品《梅竹圖》曾于1964年刊登在《人民畫報》的封底,代表作有《萱花》、《 高粱》、《梅竹》、《和平萬歲》、《喜報豐收》、《木棉花》等。
邵一萍 《花卉》 103x34cm 紙本 1961年
嶺南派很注重背景色彩的渲染,在色素和色度上都講究變化。邵一萍先生畫花卉,構圖新奇大膽,莖葉開張自如,舒展飄逸。花莖挺拔有力,花瓣燦然開放,花與葉用色濃重,艷而不俗,線條流暢準確,用筆生辣。畫法兼工帶寫,善于運用西畫的光感,色相,形意交融,中西結合,頗具藝術感染力。
劉福民先生在《邵一萍先師百年祭》中曾評價邵一萍筆下花鳥:“她的畫風多為艷麗柔美,嬌俏新穎之作,筆墨縱橫有致,多用飛白,給人一氣呵成之感,其實很講究韻致。
畫鳥,眼神最重要,采用了西畫高光技法,濃墨的瞳仁,留出白高光,藤黃的鞏膜,再用洋紅稍作渲染,就畫出了明亮的眼睛;俯視仰視,眼要畫成扁的透視橢圓型。飛羽尾羽,多用濃墨,并帶飛白開叉,稍作彎曲,表現出羽毛的質感。
“花瓣力求色度對比強烈,花梗彎曲,形成動態,有轉向罩來之感。枝腋葉腋,多加芽苞,以色譜的遞變一筆畫成花、葉、翎毛,使色彩豐富、艷麗。”
邵一萍先生是新中國湖南美術事業的開拓者之一,三湘四水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皆是其創作的源泉,而其成功的畫藝又深刻影響著湖南藝壇,留給湘人永遠的記憶。
邵一萍 《花卉》 109×35cm 紙本 1961年
邵一萍 《花卉》 94×39cm 紙本 1961年
邵一萍 《花卉草蟲》 91x34cm 紙本 20世紀60年代